沙溪遗址:记录远古青衣江流域的发展脉络
地处青衣江流域的沙溪雅安,什么时候开始了人类活动,遗址远古域他们最早使用什么工具?记录江流
在雅安市博物馆二楼的“辟疆拓土”展厅中,陈列着众多石器,青衣其中标着“沙溪遗址”字样的发展石器给予了最好的解释。
如果雅安有一道探查过去的脉络时光长廊,那么沙溪遗址就是沙溪它的入口。在这里,遗址远古域古蜀文明的记录江流源头和形象,触手可及。青衣
沙溪遗址发现于雅安青衣江北岸,发展出土文物对认识雅安青衣江流域的脉络考古学文化面貌和蜀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近日,沙溪记者走进市博物馆,遗址远古域一件件沙溪遗址文物,记录江流让那段尘封的历史展现出独特魅力。
陶罐
青衣江流域最早的城市面貌
秋日清晨,市区西门南路与康藏路十字路口,人来车往。
过往的行人也许不会想到,他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曾出土了让人为之惊叹的沙溪遗址文物。
20世纪80年代,我市文物部门相继在市区人民路、雨城区姚桥镇等地发现了石器。
1983年,沙溪遗址所在地陆续被用于修建各类建筑。1985年,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在一基建工地处采集到一些石器,并发现文化层堆积。相关专家为其定名为古代遗址,省市相关文物部门成立发掘队,对文物进行抢救性发掘。
在发掘过程中,文物专家发现,文化层堆积很薄。20世纪80年代前,沙溪遗址所在地还有一些耕地,耕地处的遗迹破坏严重。
如今,在市博物馆的展厅内,人们能看到经过文物部门努力抢救发掘的众多沙溪遗址石器文物。
一方面这些大大小小的文物宝贝留存着青衣江流域数千年的记忆和乡愁,一方面这些文物也证实了中国西南山地是亚洲人类出现最早的地区之一,从旧石器时代的“元谋直立人”到新石器时代不同考古学文化遗址的发现,显示了西南山地在经历更新世(距今约180万年至1万年)之后,仍然保持完好的生态环境,为远古先民的生存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古人在这里结成了规模不同的群团,从采集、狩猎到种植作物、驯化动物、建造居所、制作陶石用具,生生不息,延绵千万年。
经过考古研究,沙溪遗址出土的石器数量大、种类多,有别于成都平原早期蜀文化遗存。可以理解这是城市比较早的形态,它的文化面貌和成都平原是一致的,属于巴蜀文化晚期。
可以说,雅安沙溪遗址是一处比较重要的早期蜀文化遗存,其主要文化内涵体现了与川西平原早期蜀文化相当程度上的一致性,因而一般将其划为早期蜀文化这个比较大的范围。但我们也不难发现,沙溪遗址除了早期蜀文化因素较多以外,另外还有一些较独特的文化内涵。
沙溪遗址再现新石器时代
历史是城市的灵魂,在历史中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滋养了这个城市的居民。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的人们,也在极力保护着文化的传承。
沙溪遗址出土文物,对认识雅安青衣江流域的考古学文化面貌和蜀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20世纪50年代,居住在雨城区原沙溪村的村民们走进乱石堆,不时会发现一些有着明显打磨痕迹的石块,村民称呼这些石块叫“石锄头”,即考古界中所说的经过打磨的“有肩石器”。
这些有肩石器主要分布在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青衣江流域芦山、荥经等地。
关于有肩石器,有专家认为它是表明农业发展程度的一个标志,并指出“石器双肩的作用在于加固石器的附加柄,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因此有肩石器在沙溪(青衣江流域)的大量发现,说明西周后期至春秋时雅安农耕经济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
透过玻璃橱窗,记者看到这些石器的形体“硕大”,一般长度在20厘米左右,大的甚至超过30厘米,其突出的肩部显然是为了绑缚长柄而特意制作的。为什么当地人要把石制生产工具制作得如此硕大?原来这和雅安地理条件有关:雅安是一个丘陵环抱、河谷台地交错如犬牙的地方,土质相对板硬。用这样的工具掘土一定有其便利功效。
据市博物馆宣教部主任程树芳介绍,有肩石器在我国南方和北方都有发现,但使用最为普遍,出土数量最多的地方在华南、西南和东南地区,它们都属于南方原始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这说明,沙溪遗址为数众多的有肩石器,是南方原始文化特征的一种体现。考古学家当时就猜测,这些有肩石器与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蜀文化,如兵器制造有着某些必然的联系。
玻璃橱窗内,和硕大的有肩石器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一件件石核、石叶。这样一个个小小的石器,似乎并不吸引观众眼球,但他们却在人类发展史上,有着举足重轻的分量。
“这些石器被称为细石器,是一种形状细小的打击石器。它们出现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盛行于中石器时代。这种石器长度一般在2—3厘米,常见器形有石叶、石 镞、石刀、石片等,可作石钻或刮削器,也可镶嵌在骨梗、木柄上作复合工具使用。”程树芳告诉记者,沙溪遗址的细石器与山西、河北、陕西等地出土同类器相似。
我国著名的旧石器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贾兰坡研究指出,我国的细石器文化起源于华北地区,并向北、东、西三面传播,向南传播的过程中又向东传播到云南。
那么,沙溪遗址与云南以北的细石器属于同一渊源。
可以想象,在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人类开始发展时,青衣江流域的人类也同样在进步和发展,他们同样掌握了打磨石器的办法,将石器放在木柄上使用,以便更好地获取食物。
其实,沙溪遗址出土物除了石器外,还有大量陶器,陶器以夹沙陶居多,泥质陶次之。陶色有灰、褐、红、黑诸种,部分泥质灰陶薄似蛋壳,火候较高。除少量绳纹、网格纹和划纹外,多为素面陶。器形有尖底杯、尖底盏、小平底罐、豆、支座、器盖、纺轮等。
玻璃橱窗内,一件尖底陶瓶引人注目。这件陶器与金沙遗址出土的陶器惊人一致。从这个角度来说,将南方丝绸之路的时间上溯到商周时期的三星堆,是没有问题的。陶器的出土看起来不起眼,在考古学上却是确定年代与文化类型的重要依据。一个民族不会随便使用其他民族的陶器,陶器是古人日常使用的器物,古人吃饭、喝水、饮酒都要使用陶器,其相似性背后必然意味着相似的生活习惯,甚至是一脉相承。
为何将陶器做成尖底?
“做成‘尖底’,当时一定是决定了它不同于平底器皿的特殊功能。”程树芳介绍,作为礼器的严肃性,祭祀的时候要双手抱瓶或放置在架上,不能随意放置,“尊”字的甲骨文就是盛酒尖底瓶双手捧起的形态。作为生活用器也需要放置而保持不倒,唯一的可能是插在土里或灰堆等地方才能稳定。插入泥土的可能性不大,发挥不了其独特的功能,合理的解释是尖底容易插在火堆的灰烬,烧水、煮粥等。
由此,我们不难勾勒出一个新石器时代人们的生活场景:昔日青衣江流域,雅安人刀耕火种,制作各种美丽的陶器,用尖底罐煮粥,在房子里快乐生活,载歌载舞……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石雨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