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9+3” “彝”路助脱贫

  2019年12月30日+3在蓉召开的年彝四川省教育厅“9+3”免费教育计划实施十周年总结大会上,四川省档案学校被评为四川省民族地区“9+3”免费教育计划工作先进集体,脱贫该校党委书记+3校长徐宏,年彝党委委员、脱贫办公室主任+3招就办主任王三刚,年彝学生科科员伟此则,脱贫“9+3”驻校管理干部邱华福被评为四川省民族地区“9+3”免费教育计划工作先进个人+3

  大会上,年彝徐宏作为全省承担“9+3”任务学校唯一代表,脱贫以《用“爱”+3送学生一双飞翔的年彝翅膀》为题,分享了学校的脱贫做法和成效。

  这既是对四川省档案学校六年(2014—2019年)来的“9+3”免费教育计划工作的肯定,也是鞭策。

  六年,不是终点,而是一个“彝”路充满希望、共同起航的新起点!

学生在省档案校快乐成长

省档案校“授渔计划精准扶贫一帮一助学行动”在喜德县启动

  授渔圆梦  助力成长

  六年家访丈量彝区土地

  2014年,四川省档案学校(以下简称:省档案校)被纳入彝区“9+3”项目学校。

  六年来,省档案校共招收彝区学生2148名,现有在校彝区学生1273名,占在校学生总人数的36.7%。彝区“9+3”学生属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有393名,占彝区学生总人数的30.1%。为了把这项民生工程做好做实,该校成立彝区“9+3”免费教育计划工作领导小组,精心谋划,认真落实。

  这六年,彝区学生在省档案校快乐学习、健康生活,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六年,是省档案校用实际行动践行教育扶贫,全力开展“9+3”工作的探索时期。

  真情关爱,家访暖心。六年来,省档案校的家访足迹丈量了彝区“9+3”地区每一寸土地。

  2014年以来,该校领导带领教职工200余人次,家访了凉山州10个彝区“9+3”项目县的600余名学生,发放慰问金12万余元;分别在喜德、布拖等9个县召开家长会,总共有1300余人次参加……

  家访路途虽然艰辛曲折,但每年家访都是一次暖心之举,使学校和学生家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信任关系,让学生感受到了特别的温暖,激励着他们刻苦学习。

  授渔圆梦,助力成长。六年来,省档案校的扶贫助学项目解决了彝区“9+3”学生后顾之忧。2015年,该校成为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授渔计划”项目学校,先后承办“青年之声·授渔缘梦”精准扶贫一帮一助学行动——走进四川活动、授渔计划精准扶贫一帮一助学行动启动仪式、“授渔计划·平安成长”精准扶贫完美助学行动。

  截至目前,该校共有750名“9+3”学生获得“授渔计划”资助429万余元。雅安市慈善助学基金、“美丽青春·衣然有爱”“美丽青春·国税有爱”等多个爱心助学项目也落户学校,从根本上解决了“9+3”学生生活上的困难。

  以文化人,以德润心。六年来,省档案校的管理体系助力彝区“9+3”学生成长成才。该校组织教职工赴藏区“9+3”学校学习经验,制定《彝区“9+3”学生管理文件汇编》。选配政治觉悟高、经验丰富的班主任,组织全校200余名教职工结对帮扶“9+3”学生600余名,资助10万余元。针对“9+3”学生调整教学方案,开展大量形式多样的兼顾民族风俗活动、公益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成才。

  教育提质  收获满满

  学校社会形象显著提升

  这六年,也是省档案校实现快速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师资水平大幅提高的黄金时期。

  六年来,省档案校通过彝区“9+3”工作的带动,各方面工作取得良好成效,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学校社会形象显著提升。2017年以来,该校生源供不应求。

  通过爱心帮扶、细心教育,彝区学生在省档案校学习期间表现优异,带动了学校学风教风的不断转变,促进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该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第二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学校”“四川省文明校园”“四川省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第一批建设学校”“2020年度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示范(特色)专业建设计划立项单位名单”“四川省第二批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

  为做好彝区“9+3”工作,省档案校教职工不懈努力,砥砺奋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该校1名教师获四川省优秀教师称号,2名教师入选四川省名师工作室;校团委书记当选共青团四川省委委员,获雅安市最美劳动者等荣誉;11名团干获得中央、省、市“优秀团干”称号;6名教师获得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说课大赛、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微视频制作一、二、三等奖。

  用心育人  助力脱贫

  点亮彝家儿女成才梦想

  这六年,还是四川省档案学校彝区“9+3”学子实现梦想和价值,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时期。

  六年来,学校点燃了民族地区贫困家庭子女的成才梦想,开启了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希望之门。

  2017年以来,该校共有553名彝区学生考上大学,占参考学生总人数的90.2%。2018年,全省首次实行“9+3”高职单招免费定向培养计划,该校9人上线。同年,该校10名喜德籍学生被选拔到中央档案馆实习,4名学生选拔到京西宾馆工作。

  此外,在省档案校的积极推动下,该校彝区学生登上更广阔的平台展示自己,共有5位同学登上央视大舞台。2019年1月24日,该校26名学生应邀参加中国教育电视台春晚录制,将大凉山的舞蹈带给了全国人民。

  “9+3”免费教育计划的思路是“资助政策不变、招生学校不减、常规管理加强”,这为省档案校继续做好“9+3”工作坚定了信心。接下来,省档案校将继续用爱送学生们一双双飞翔的翅膀,帮助更多的“9+3”学子走出大山,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为脱贫攻坚、教育扶贫作出更大贡献!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