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演绎中国创新故事
1988年的演绎武汉东湖,还常见渔船穿梭,中国周边是创新一片片未开垦的农田。没人会想到,故事这片土地未来会成为中国科技的武汉创新策源地之一。那一年,演绎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正式成立,中国武汉这座以重工业著称的创新城市,开始酝酿一场技术革命。故事
彼时的武汉武汉,正在迎接科技的演绎新纪元。在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一间简陋实验室里,中国依靠“土法上马”的创新赵梓森院士团队已拉出中国第一根光纤,光纤产业崛起的故事故事正在开篇。而在武昌丁字桥路108号,中国第一家孵化器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者中心已运营一年有余,原华中工学院毕业生孙文,正在筹建一家专注激光技术的企业,这家企业便是后来的楚天激光;原华中工学院的冯裕才,正在研发国内第一个数据库原型,这是拥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首个数据库。
迄今为止,在公开资料上能查到关于当年创业者的资料非常稀少,在武汉科技圈最具里程意义事件中,可以还原的场景至今依然寥寥。但当时的武汉,创造了许多个第一。除了第一个孵化器、第一个科技开发区,武汉还成立了国内第一个“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基金”,资助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
1988年,原华中理工大学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合作,是新中国产学研合作的重要里程碑。原华中理工大学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初创企业提供场地、帮办执照,并提供资金支持。这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最早的产学研机制的恢复案例,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应运而生。
相距不到两公里的武汉大学也不甘落后。1987年,武汉大学的教师及科研机构的年轻人响应东湖新技术创业者中心号召,投身科技创业。杰出代表有王丽丽,她自武汉大学毕业后,创办了日后的凡谷电子,成为国内无线通信行业的领军企业。
三十多年的时光渐渐流逝。人们已渐渐记不起,三十多年前的武汉,是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创新之城”,是从实验室走出来的年轻人向往的创业热土。但当年的科学精神、创业精神和企业家精神,仍如长江水一般默默流淌滔滔不绝。那样的精神气质从未中止。进入新世纪,一批又一批充满理性和热情的创业者,在全球经济不断调整、技术革命不断迭代的关键时期,身在武汉而心在全球,默默演绎着中国的创新故事。
十年蛰伏
千禧之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正是这一年,任正非发表了那篇著名的《华为的冬天》,随后两年,全球电信基础设施投资下降50%,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华为面临生死考验。
也是从这时候开始,东南沿海以模式创新为核心的互联网行业进入了激情燃烧的岁月。2001年,QQ注册用户达到1亿,腾讯第一次在财务报表上实现单月盈亏平衡。2002年,丁磊押注游戏,推出的《大话西游Online II》火爆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