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数据借“慧眼” “漫灌”变“滴灌”
“工伤预防·为爱护航”活动现场,慧眼工作人员指导相关人员使用灭火器
手中有法
运用分析数据
对工伤预防工作来说,向数数据分析研判是据借“晴雨表”“风向标”。
通过数据分析紧盯重点行业、漫灌识别重点企业、变滴瞄准重点人群,慧眼知悉隐患在哪里、向数短板在哪里、据借弱项在哪里,漫灌从而精准发力,变滴促进工伤预防工作提质增效。慧眼
荥经县某煤业有限公司是向数一家采矿型企业,根据前期大数据分析,据借发现该企业在工伤预防中主要面临的漫灌难题在于施工作业环境差,施工作业面空间受限,变滴作业过程中系统性风险较大,发生矿井火灾、瓦斯或粉尘爆炸、炸药和爆破事故、中毒和窒息等严重事故的概率较大。
根据2018年7月至2020年12月间的工伤数据显示,该企业共发生工伤事故26起,主要伤害类型分为物体打击、职业病、滑倒、突发疾病等。
找准“病因”,才能靶向施策、“对症下药”。
“我们针对这些问题,深入企业实地调研,排除重大安全隐患,摸清职业病危害因素,对采矿业安全管理人员开办安全管理提升培训班,并结合采矿行业人员的聚居特点,在家属区加大宣传力度,以此增加职工的工伤预防意识。”市人社局工伤保险科科长胡国仓说。
事实上,今年我市人社部门对全市制造业、建筑业、采矿业等24个行业475家用人单位近3年共1009条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后,最终精准定位40家重点治理企业,涉及制造、采矿、建筑、交通运输、金属冶炼、建材及其他事故频发行业。
“为企业精准定位后,我们还要根据行业属性和行业特色,组建采矿、化工、制造、建筑等多个行业的专家小组,对企业展开‘拉网式’的专项调研行动。通过调研,有利于消除事故隐患,明确整改措施,明了责任边界。”胡国仓说。
脚下有路
常态化数据监测
工伤预防重在长效,重在常态,重在长抓。而大数据的应用就是为工伤预防筑牢“防护墙”。
为此,我市人社部门致力于在大数据方面寻求突破。
通过数据定期提取、数据库智能处理、数据报表实时产出、对比报表分析统计、依据数据监测预警风险等关键环节的大数据自动化、常态化数据抓取和对比分析,形成常态化数据监测,实现源头治理、源头防范,并实现及时预警、系统总结。
有预警,一定就有行动。我市人社部门在大数据常态数据监测的“数字生态”中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工作流程。
“我们制定了工伤事故数据每月汇总、每季度分析的动态监测机制,在监测过程中,如果发现结果异常的企业,将组织相关专家进入企业生产现场进行事故隐患排查、工伤预防分类分级培训。”胡国仓介绍,在适当的情况下,也会联合相关单位、机构与企业进行座谈沟通,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从而减少工伤事故发生,维护职工生命安全。
这样一套工作流程,既掌握每一家参保企业的实际情况,又了解每一名职工的实际需求;既为精准识别重点治理企业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又为事故隐患源头治理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如今,我市人社部门运用数据抓手打出的这套行之有效的工伤预防“组合拳”,让我市工伤预防工作在提质增效的道路上迈上一个新台阶。
记者 郑瑶